学习欲望,不仅仅来源于求知欲,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爱。
这两年我越来越有一个体会:建立师生情感链接
,是非常重要、非常好用的(但却被很多教师朋友忽视),能迅速有效唤醒学生学习自驱力
的方式。
有的老师会对学生说:你们不是给我学的,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考的好坏,我工资照发,考的好不会给我钱,考的不好也不扣我工资,我都无所谓,反正你们成绩和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种老师往往嘴硬心软,如果真的对学生成绩无所谓,直接躺平就行了,何必说这一堆话呢?我从来不会这么说,因为这话太冷漠了,划的界限太清晰了。
我会明明确确的告诉学生,我在乎。我在乎你们的成绩,不是因为我在乎那点奖金,而是因为我认真讲课了(且觉得自己讲的很好,骄傲脸 ˃̶͈ ꇴ ˂̶͈ 我自然想要看到正回馈;更是因为我觉得你们每天那么努力坐在这里学,我觉得你们不容易,我想让你们的付出,咱们的付出都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我们一起来想想问题出在哪,一起慢慢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知道考不好你们自己最不好受,而我希望你们快乐;因为我希望你们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因为我爱你们。
展开剩余85%我很在乎你们的成绩,不是因为在乎钱,而是因为我在乎你们。
比如,我会对学生说:我昨天晚上梦到你们在考试,梦到你们语文考的不好,我好难受。醒来只有一个感觉:啊,还好是梦。
(我的学生可能会在下面笑着小声说:“这回你要梦想成真了”,但他们仍然会非常认真地去对待考试,因为他们知道我在乎)
今年我教的这个高三的班,上学期语文一直中等靠后,过完年后慢慢起来了,稳定在前面的水平,但高考前一个月又下去了,有一次题比较难,学生考了倒数第一。
我还记得那时我给学生说:“这次咱们班考的不好,各科都不好,特别是语文,考了倒数第一。我看到这个成绩,实话说,非常难过。”
“但是难过归难过,我一直在想的是,我上课要怎么跟你们说,才能让你们振作起来,才能让你们在最后的一个月克服自己的疲倦,鼓足信心再出发。我敢说这样想的不是我一个人,咱班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非常努力,我们看到成绩心里都不好过,但没有哪个老师因为这来班上大骂你们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我们在乎你们的感受,多于在乎我们自己,因为不想让你们更难受,就克服自己的难过,反而站在你们的角度来鼓励、安慰你们。
咱们班这次连擅长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掉下去了,但语文和英语情况还不一样。英语你们从高三入学一直都是第一第二,但咱们班语文上学期一直是第五第六,直到过完年,才稳定在第一第二的水平。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语文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因此也更不能接受这次的结果。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可能这回只是太累了。我相信大家是状态的问题,而不是能力、方法、态度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这么坚信的,所以咱们大家下次周考鼓鼓劲儿,证明给我看,我的相信是对的!”
当时学生非常安静,低着头,但我能感到他们当场是受到了一些触动的。果然下一次考试,他们语文就回到了第一。
当然这个话术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但核心逻辑是:
任课老师先在讲课水平和其他方面获得绝大部分学生的喜欢、认可(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这个前提,剩下一切无从谈起)——学生喜欢认可了某个老师,就会努力学这门课——一旦成绩不好,老师要适当流露出伤心失望(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个别人)——学生为了不让喜欢的老师伤心失望,就更加努力。
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良性循环,一个班的成绩就慢慢起来了。
对个别学生私下谈话,这个方法就更好用了。
你可以给你想鼓励的学生说:“我一直对你有很高的期待,虽然我可能以前没给你说过。我记得刚开学某一次考试你选择题写了全对/刚开学一个月你积累本上抄了我很喜欢的某个诗人的诗/刚开学我对大家不熟,叫人上黑板默写你是唯一全对的……,那时我就对你有很深的印象,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很优秀,语文底子很好,后来上课观察你状态也很投入,很乐意思考,所以我毫不怀疑你肯定能学好语文,至于咱们现在成绩没达到预期,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一块来分析分析原因,不要急,慢慢来。”
或者跟表现不够好的学生说:“我一直很关注你的状态,刚开学有一次下课,全班都很活跃,只有你头是低着的,我就觉得你可能不开心/刚开学大家状态都比较积极,但你会打瞌睡,虽然我没有批评你,但我已经留意了你的状态,觉得你可能没休息好……但后来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你还是很不错,在XX方面和XX方面都有进步,我就放心了很多,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成长就是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当然也会有反复,不过慢慢来,我也相信你这一年一定会有所成长,接下来,咱们在XX方面和XX方面可以再努努力,可以具体怎么怎么做,我对你有信心的,你呢?”
这个话术的逻辑就是,提到很久以前的某一件真实发生过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关心/关注自己的(连这种小事也能记得,能随口说出来)从而受到感动,这种情感激励
对学生行为和态度改善是很有用的。
如果学生还是课代表(或者其他有特殊职位的学生)就更有用了。
我就曾经在刚开学不久因为两件小事“收服”过两个课代表:
一个是比较淘气的女生,某次周考班上有十个人作文没写完,她是其中之一。我把这十个人叫过来谈了话,临走的时候我单独把她留下,对她说:
“别人没写完作文,我是生气或不解,对你,除了生气和不解之外,更多的是伤心。因为我觉得会主动当课代表的女生一定是喜欢语文的,开学时间不长,我也非常喜欢你,所以这次我一看,怎么你也没写完?就觉得有一点失望和伤心。因为咱们理科班本身大家都不太重视语文,如果语文课代表也不好好写语文,在整个班里就会有不良影响,你明白么?”
还有一回,是一个成绩不太好,态度也不稳定的男生课代表,刚开学我布置了一张卷子,检查的时候发现他借了别人的来充数。
于是我找他说:“这个是你自己写的,还是你拿别人的呢?我只是这样怀疑,但我不肯定,所以现在要找你问问,不管你怎么回答,我都无条件相信你,因为你是我的课代表,我知道你不会骗我。如果我猜错了,我向你道歉。”
他就承认了是他借别人的。
然后我说的也就跟上面那个女生说的差不多,表达一开始对学生的喜爱信赖,这次没做好的伤心失望,再加上“课代表的职责和影响力”这个高度来“道德绑架”他们。
再加上真诚的表情和语气,我觉得每一次我都打动了他们,然后两个课代表接下来一整年的表现都挺好,再也没出现过能让我再找他们的事由。
爱和真诚是必杀技。
这个爱当然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学生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动力,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开心,得到父母认可的(虽然父母自己大概不觉得)
所以我也会跟学生说:
“想想三年前你们考上一高,那个暑假你爸妈的心情,是不是在亲戚朋友面前都觉得倍有面儿?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都是你们大家族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考上一高的,这两年每年亲戚聚餐,是不是都有一些长辈当你爸妈的面夸你学习好?那再想想几个月以后,你是想让你爸妈能像三年前的暑假一样扬眉吐气,还是面对亲戚们的询问,不敢回答?”
……
我教的一直是高中。
小学学段我不了解,但初中和高中学段,从这些年的亲身教学实践来看,情感激励(真正能说到学生心里去的情感激励)是要胜过物质激励,胜过给学生未来画大饼,胜过批评惩罚等其他手段。
但是在我身边,其实很少有老师会用,能用好这种激励,包括我自己在过去也没有认识到它的有效性,觉得站在讲台上掉下泪来是一种只有新老师才会有的软弱可欺的表现,没有认识到它如果能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教师本人强大的内心(一时因感触而掉泪,又很快调节好情绪,和内心强大平静理智不矛盾)搭配到一起,所爆发出巨大的对学生心灵和行为的影响力。
我们作为老师,其实没有必要受现在网上的一些言论影响,把学生单纯视为工作对象,而不付出真正的感情。我们当然可以,也应当喜欢学生,因为只有喜欢,我们的付出才有意义。
良性的师生关系,如果经营好了,真的可以作为学生成绩进步的前提。
发布于:广东省按天配资-东莞股票配资-杠杆a股-炒股杠杆10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