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许世友,曾用名仕友,字汉禹,幼时的小名是三伢子。许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屡次获得辉煌战功,几经死里逃生,是一位身世特殊、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杰出人物。毛主席曾赞誉他:“世友是一位实力派战将,他让胶东的天空为之染红,确实了不起。”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新县泗水店区田铺乡的一个贫寒农民家庭。16岁那年,他从少林寺学习武术归来,历经数月的颠沛流离后,因生活困顿而决定投身军旅。在军中,许世友因一桩纠纷遭到问斩,临刑之际,他双目合闭,内心哀叹,待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却惊讶地发现周围已是一片空旷。
1922年,许世友得知洛阳的吴佩孚正在招兵,他急忙赶往洛阳,成功加入了吴佩孚的军队,并被编入省防军独立第一师步兵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是乐金山。巧合的是,当时他的舅舅也在这个步兵团中,担任着第二营的营长。
展开剩余73%军营生活中,许世友全然不惧苦累,迅速晋升为一等兵,并每月领取12个袁大头的津贴。能吃得饱、穿得暖,还有稳定的薪水,让他在经历了一段艰辛之后,心态轻松了许多。多年后,他回忆说:“在吴佩孚的军队里,我们每天都在操练,切刀、扒杠,生活感觉还不错,决心认真干下去,我非常高兴。”
然而,就在许世友打算在“老吴”手下大展拳脚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他卷入了一场命案中。随着直奉战争的爆发,他所在的部队增补了老兵,准备奔赴前线。二排中有个老兵,自以为是,性格粗暴且好争斗,许世友内心深处十分厌恶这个人。
某个清晨,许世友与这个老兵轮流值日。老兵满口威风地命令道:“新兵,给我倒痰盂、扫地、叠毯子,半个小时内必须搞定!”说完,他便自己闲逛去。过了一会儿,老兵回来了,见世友尚未完成,立刻破口大骂:“你干什么呢?怎么还没完?真是无能!”
听闻此言,世友愤怒不已,脱口而出:“我正在忙,你却在外面游荡,真是无理取闹!”随即,老兵怒火中烧,扑向他,结结实实地打了他六个耳光。世友怒火中烧,爆发了藏于心中的愤恨,施展出少林的“五花飞脚”,一脚正中老兵的致命要害。老兵当即应声倒地,再也无声。
出人命后,许世友心中清楚,难逃惩处,他静静地等待着结果。连长见状,下令将许世友捆起,送至团部。团长则当即命令,“将这个杀人犯捆绑起来,依军法从严处理!”许世友随即被严严实实地绑住,脚镣相套,被推进了阴暗的牢房。
几天后,饭菜送入牢房,丰盛的饭食中竟有酒肉,他心中不禁一凉,意识到自己可能难逃一劫。人生于世,他想着:“死也要做个饱鬼。”于是,他将碗筷中的酒肉一扫而空。
此时,一个叫郭敬争的新兵,常与许世友交情匪浅,特地来看他,悄声说:“世友,街上已经贴出斩条。你有没有人能来救你?”这时,许世友突然想起了做营长的舅父,急忙对郭敬争道:“有!你快去找我舅舅,快告诉他来救我。”
郭敬争刚离开不久,监狱看守便将许世友从牢房拉出,默默带他前往刑场。来到场地,四周已是全团的士兵,团长站在队伍前面,许世友心里不禁一寒,“看来我算是没有希望了!”虽如此,他还是闭眼等待着致命的审判到来。
然而,过了好一会儿,他发觉周围的气氛变了。睁眼一看,刑场上竟已是空无一人,部队早已散去,羁绊他的绳索也被解开,待他纳闷间,舅父的传令兵来到,并将他带回了舅父的营部。
进入营部,舅父严厉地说:“你给我好好听着!这个不争气的家伙,如果不是我向团长求情,你早已进图之城了!”原来,正是舅父在危急时刻,为他向团长言情,才使他幸免于难。
被舅父的训斥所震慑,许世友默默承受,心中暗想:“被骂总比丢命强。”舅父唠叨完后,要求他好好反省,踏实当兵,严厉叮嘱:“若再惹事生非,出事后我第一个打死你!”许世友点头应允后告辞。这一事件深深地教育了他,后来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升为北洋军阀部队的连长。
发布于:天津市按天配资-东莞股票配资-杠杆a股-炒股杠杆10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