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77期)
许世友,这位传奇的将军,不仅以战功赫赫闻名,也因其独特的个性在军中广为人知。特别是在饮酒方面,许世友的情况相当特别。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全面禁酒,但由于徐向前等领导的特批,许世友成了军中唯一可以公开饮酒的人。原因在于,他饮酒从未影响工作,反而喝酒后作战更加勇猛,屡立奇功。因此,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每当战役获胜,饮酒庆祝成了不可或缺的仪式,甚至醉态酩酊的场面时有出现。然而,1944年抗战期间的一次重大胜利后,他却选择了绝食,整整一天不进一滴水和饭。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那场战斗中,有一位副排长英勇牺牲了。那位副排长究竟是谁?难道他和许世友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一)一颗手榴弹奏响辉煌序曲
展开剩余82%这位副排长名叫任常伦,名字虽普通朴实,毫无英雄气概之感,但他却是个真正的大英雄。任常伦是山东人,1921年出生于烟台黄县(今龙口市)孙胡庄的一个贫困农家。小名“搬牢”,据说是因父亲当年不愿搬家却不得不搬的无奈命名,足见家境艰难,文化水平不高。
六岁时,国民党兵闯入村里抓壮丁,父亲是家中唯一劳动力坚决反抗,结果被打得半死,最终因伤势未愈、无钱治疗含恨去世。两年后,母亲因劳累过度也去世,小小年纪的任常伦成为孤儿,幸得叔叔收养,供他读书,并给他取了个文雅的名字“任常伦”,希望他能过上平凡安稳的生活。
但14岁那年,因家境贫寒和不愿拖累叔叔,任常伦辍学外出打工。孙胡庄历史上有过义和团运动,村里老人常讲侠义故事,激发了他心中的英雄梦。1938年日军入侵烟台,面对鬼子的暴行,年仅17岁的他满怀仇恨,毅然报名加入抗日自卫团,积极参与破坏敌军交通、电线,埋设地雷,打游击,表现尤为出色。
1939年春,任常伦与同志押解俘虏时遭遇追兵,他当机立断掷出手榴弹高喊“八路军来了”,成功吓退敌军,堪比三国时期张飞在长坂桥吓退曹军的英勇气概,这也成为他辉煌军旅的前奏。
(二)运输员首战斩敌两人
凭借优异表现,1940年8月,任常伦被吸纳入黄县抗日大队。彼时,他正准备结婚,新娘慕桂莲才16岁,虽然不愿丈夫冒险,他却坚定表示必须参加正规军,誓死打击侵略者。两人达成默契后,任常伦进入正规部队。
加入八路军山东纵队后,因武器短缺,他最初被分配为运输员,负责前线弹药运送。1940年12月攻打掖县日军据点时,看到战友陷入危局,他弃弹药赤手空拳冲入战斗,成功救出被敌人压制的战士,并击毙两名敌兵,因而晋升为战斗员,获得了日军的三八大盖步枪,战力倍增。
此后,他参加了围剿汉奸赵保原的行动,历经九小时激烈攻坚,亲自投掷手榴弹炸毁敌军碉堡,令敌人溃败逃窜。1942年胶东军区成立,许世友任司令员时,多次听闻任常伦的英勇事迹,铭记其名字。
1943年诸城战役中,任常伦精准投掷炸药包炸毁敌碉堡,率先冲锋打退日军,许世友大加赞赏,称其为“猛将”,计划重点培养。之后,任常伦多次在战斗中负伤仍坚持战斗,累积参战120余次,负伤9次,成为以命相搏的战斗英雄。他不仅勇猛,还极讲义气,甘愿为战友舍生忘死。
(三)舍命救人展现侠义精神
任常伦首战就救下危难战友,之后多次为救援战友不惜生命。一次攻打昌邑敌军时,他与两名战友断后,成功引开敌军,保障战友撤退,自己却被敌人包围,凭借机智和地形熟悉最终脱险。
另一次,他目睹战友被围,怒吼冲上前,一枪击毙数敌,挽救战友于危难。1941年冬,攻打栖霞县敌军据点时,班长史德明负重伤无法撤退,任常伦毫不犹豫背负班长撤离,过程中自己也负伤,但仍奋力突围,最终成功将班长救回。
这些英勇行为赢得了战友们的敬佩,1944年7月被授予“胶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并在许世友推荐下成为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连续出席多次英雄代表大会。
(四)排长负伤,任常伦挺身顶替连刺五鬼
1944年11月,胶东军区筹备冬季反“扫荡”,围剿汉奸赵保原部,诱敌出击。许世友布置兵力,杜光华14团伏击敌军。任常伦此时已是副排长,虽身负多处旧伤,仍坚持参战,誓死捍卫战场荣誉。
11月17日战斗爆发,任常伦带领全排抢占制高点,接令坚守阵地,待时机发动总攻。敌军多次进攻被击退,但排长负伤撤退,任常伦临危受命,带领战士们继续奋战。弹尽粮绝之际,他激励士气,率先冲锋白刃战。
面对凶猛敌兵,他机敏应对,枪托反击刺刀,迅速反刺敌人胸膛。随后连续刺杀敌人,将敌兵踢落山谷。就在这激烈搏杀时,另一敌兵从背后刺来……
发布于:天津市按天配资-东莞股票配资-杠杆a股-炒股杠杆10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