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俄军玩起"摩托化冲锋" 钢铁洪流变"摩托大军"
最近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爆出个猛料:俄军打算今年一口气采购20万辆摩托车,配套3万辆全地形车和1.2万辆越野车。这操作直接把"摩托化步兵"从历史课本里拽回了现实战场。要知道,俄军现在坦克装甲车损耗大得惊人,乌军无人机满天飞,反坦克导弹遍地都是,一辆T-90M动辄几百万美元,被炸一辆心疼得直抽抽。反观摩托车,一辆T-90M的钱能买1000多辆,载两个人冲锋,这性价比直接拉满。
02 摩托化步兵:穷有穷的打法
俄军这波操作看似"寒酸",实则精打细算。坦克产能一年才200辆,库存翻新也不过千把辆,再打两年真要见底了。摩托车不一样,目标小、速度快,反坦克地雷炸不着,导弹也懒得打。更关键的是,俄军人力成本低,摩托车虽然"费人",但比徒步冲锋生存性高十倍。有数据说某旅两周丢127辆摩托,波克罗夫斯克战役30分钟损72辆,这损失率确实扎眼,但架不住摩托便宜啊——用空间换时间,用数量扛消耗,俄军算是把"穷仗"打明白了。
展开剩余52%03 从钢铁洪流到摩托冲锋:现代战争的残酷启示
俄军这波转型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200多个军事训练中心全得增设摩托驾驶场,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亲自下令给军校配摩托,学员从入学就开始练"摩托冲锋"。但摩托化步兵真不是万能药,无人机一扫一片,机枪一突突一串,长期这么打兵源迟早扛不住。说到底,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化作战能力——无人机侦察、电子战压制、空中支援得跟上,光靠摩托冲锋就是送人头。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俄军从"钢铁洪流"退化成"摩托大军",这给我们提了个醒:现代战争消耗大得离谱,不打则已,打就要提前囤够装备。更关键的是,军用装备成本太高,真到了消耗战阶段,必须得把民用工业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好在中国是全球第一工业国,论产能、论配套,真要较量起来,恐怕没人能耗得过咱们。俄军的遭遇不是笑话,而是现代战争的残酷教案——打仗,从来都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发布于:江苏省按天配资-东莞股票配资-杠杆a股-炒股杠杆10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